近年来我国水产业发展迅速,然而,面对水产品生产地集中与销售地分散的现实,需要高效冷链物流体系的支撑。
我国水产品流通正处在传统物流模式向现代冷链物流模式过渡的阶段。
行业发展存在冷链运输比率低、基础设施滞后、冷链制度标准不健全、链条效率低下等问题导致水产品冷链物流发展速度缓慢。
在未来发展中要采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冷链物流标准体系、提高网络信息化水平、培植第三方物流以及完善冷链物流体系等措施,真正建立起一条高效水产品冷链物流通道十分必要。
我国是水产品生产大国,由于我国水产品养殖、捕捞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区域性,生产地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十个省份,而消费地全国分散,加之水产品自身易腐等特性以及我国居民喜食鲜活品等原因,导致我国水产品运输过程中运输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影响水产行业的健康发展。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政府对食品安全管理也更加严格,水产品采取冷链运输势在必行。
冷链环境下可以延长水产品运输时间、降低流通损耗、保证食品安全以及开拓消费市场,采取冷链运输对于水产行业的长足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水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起步晚,整个产业尚未成熟,但市场需求旺盛。
目前,我国水产品冷链物流的构建属于初步性、片段性、分散性阶段,水产品冷链更多的是集团性或是企业独自行配置,在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的地区发展迅速,随着辐射能力的增强,水产品冷链链条正在形成。
为加快水产冷链物流业的发展,缩小与国际标准的差距,国家正在逐步加大对行业的扶持力度。
冷库建设十分迅速,制冷设备更新换代,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不断创立,水产销售与电商逐步融合的大背景下,水产品冷链物流将迎来发展高峰。
随着水产冷链物流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其信息化程度不断增强,各种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有效信息将密切生产、运输、销售各环节的联系,为水产行业发展提供可供挖掘的数据信息,极大促进我国渔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
部分资料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