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视时评|国内外8大优秀农贸市场案例,揭示城市安全与文明与方向

2020-07-17 来源:

f01.jpg

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让我们对现代城市的公共安全与文明建设方向有了新的思考与理解。我们开始重新审视在以往在现代城市标志中,从未占一席之地的城市农贸生鲜市场。


农贸市场一直就像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一样,是生命安全的必须,却总是被遗忘。农贸市场的生存状态,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全,它应当成为现代城市文明与安全的全新标志。

本期城视窗.中国制作专题,集结国内外8个优秀农贸市场设计案例,以期对国内城市农贸市场的更新改造提供借鉴思路。

国内农贸市场两大问题

国内现有的传统型农贸市场是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产物。农贸市场让老百姓能够自由地挑选果蔬生鲜,也在摊贩之间形成自由竞争关系,人间市井生活气息非常浓厚,但也使得农贸市场成为现代城市中脏乱差的代表。传统农贸市场已经跟不上城市升级的步伐,改造势在必行。


 一、通风条件不足 



有自然通风条件的农贸市场,应充分利用其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是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在设计规划时,应全面了解整个市场的空气流动状况,让大门足够宽敞,主入口、次入口南北或东西相对,最大程度利用自然通风,使室内空气对流与循环,达到合理节能化。


f02.png

大采光通风井

对自然通风条件不佳或没有自然通风条件的农贸市场,如地下农贸市场,应加强机械通风。对于家禽、水产这些特殊区域,应配备独立的通风换气装置,家禽区设置在最靠近自然通风处,并且与水产区共同额外设置独立的通风系统,让家禽、水产区最大程度上无异味。场内顶面安装吊扇辅助气体流通,提高整体通风效果。


通风采光窗可辅助通风,在设计时应注意以下要点:不宜设置直射采光顶或井,也不宜设置大面积侧采光窗,阳光照射强烈影响生鲜保质期;有条件的市场可以增加侧面通风采光窗,棚市场及单层农贸市场,顶面可设置通风气楼。


二、排水设计不重视 



农贸市场中的“水”几乎无处不在,水产区有水、蔬菜区有水,个别地区也有水。这些污水如果处理不妥会造成市场污水横流,地面潮湿,加上市场通风条件不佳,还会产生强烈的异味。排水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农贸市场整体环境。


f03.jpg

国外农贸市场优秀案例


菜市场是一个社区中最具活力的地方,在国外,菜场在社区乃至城市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诸如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的一些著名菜场,在原址上已存在几百年,逐渐成为城市文化的载体。



国外传统市场在行场景更新及功能活化后,不仅突出交互空间的设计,同时将城市的“烟火气”作为“打造城市情感纽带”的核心,使菜市场重新成为城市中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甚至是城市地标




波罗的站前市场


爱沙尼亚波罗的站前市场位于塔林市主火车站,和充满人气的Kalamaia居民区之间。市场不仅价格合理,而且商品种类齐全,人们可以在这里找到从苏维埃时期的复古衣物、日用品和玩具到洁具、各种工具乃至水泵设备等。露天市场的美食大道吸引来自车站和街道的人流。




推荐指数

苏维埃风情:★★★

美食大道:★★★★

复古二手商品:★★★★★



苏维埃风情历史市场改造 

这座怀旧的市场从1993年开始运营,给人们——尤其是游客——带来了浓厚的后苏维埃式体验,琳琅满目的货品吸引了许多人前来。



f04.jpg


偏光玻璃过滤自然光照明 


原建筑由三座两层楼高的仓库组成,这些石灰岩立面的仓库建于19世纪70年代,其功能随着市场在20世纪90年代开业而改变。此次建筑设计希望重点突出充满力量的结构元素,因此加建了一片巨大的锯齿状屋顶,其纵截面随原本建筑的形状和大小连绵起伏。锯齿屋面的顶部由偏光玻璃构成,可以过滤射入的自然光,既照亮了整个空间,又不会对商品、店家和消费者产生不良影响。


f05.jpg

室内商场有三层,分布在改造的建筑内部以及建筑之间。朝向波罗的火车站的屋顶向上展开,下方形成了一个露天市场,和原本的市场一样在夜晚关闭。由于露天市场是游客最希望体验的购物形式,因此它被设置在了最显眼的位置以吸引路人。露天市场后部设有木质售货亭,面包房、甜品店和香料店等小型店铺坐落于此。

f06.jpg

f07.jpg

f08.jpg


 独特食品大道 


中央建筑中设有一条食品大道,囊括了市场的经典功能。肉类、鱼类、奶制品摊位和蔬菜摊位肩并肩设置,与小吃摊一起为游客带来全新的波罗的站前市场体验。


f09.jpg

f10.jpg

f11.jpg

中部建筑底层的美食大道

f12.jpg


通透开放的二层空间 

二层的商品包含了原本市场的精华部分,即古董、二手商品和衣物;在此基础上,设计师增加了爱沙尼亚风手工家庭用品,使商品种类更加丰富。高耸的木线天花和充足的自然光照为整个二层空间营造出了一种通透而开放的感觉,进一步提高了购物的舒适性。为了充分利用二层的良好视野,设计师还设置了一个餐饮区和一个啤酒吧,二者都设有露台,人们可以在这里享受正午的阳光。


f13.jpg

二层主要贩卖原先市场中经典的衣物和杂货



 设计展现历史 


建筑的室内设计重点在于展现原本仓库的历史,而新设的部分也会在未来为后人所熟知。因此,设计师特意避免依照历史样貌创造全新的细节,在空间中使用了各种颜色的彩砖以及相同尺寸的瓷砖,店面和滑轨则由木头和黑色金属构成。室内整体采用内敛的暖色灯光,店家可以在展示特定商品的时候使用特别的照明。


f14.jpg


波罗的站前市场设计的目标是为大量卖方提供一个新的,可以激发他们灵感的落脚点。在这里,商家可以不断探索,以最佳方式展现自己的品牌。



项目信息:
设计公司:MVRDV
类型:建筑
分类:住宅公寓 住宅建筑 商业建筑 市场
年份:2014年
预算:175,000,000欧元
面积:100000平方米




鹿特丹拱形大市场


鹿特丹有了一个新的标志——鹿特丹市场,位于Binnenrotte历史街区,毗邻Blaak火车站和鹿特丹最大的露天新鲜食品和五金市场,也是荷兰第一个有顶盖的市场。该市场一层有80多个摊位,由拱形住宅体量笼罩,夸张的拱形形状和丰富多彩的室内将市场变成一个独特的景象。




推荐指数

拱形室内集市:★★★

集市+公寓组合:★★★★

3D壁画投影:★★★★★



f15.jpg


集市加公寓组合方式 


MVRDV在荷兰鹿特丹设计了一座拱形室内集市。集市内可以容纳96个农产品销售台,20个酒类及其他物品零售台。集市上方的拱形由228个公寓单元组成。集市下方的停车场共有四层能提供1200个车位。这种集市加公寓的组合方式无疑是世界头例。未来这里将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产品和当地的新鲜农业产品,让人领略到舌尖上的世界风味和健康滋味。


f16.jpg

这个世界上开先河的拱形市场+公寓+停车场一面试就受到世界媒体和城市群众的瞩目,成为当地的坐标。市场坐落在城市繁华区,河流与跌路从旁边经过,古老的大教堂与市场遥相呼应。市民可以通过地铁,电车,公共汽车等交通方式方便的到达市场。市场的1200位停车场全天候24小时开放。

f17.jpg


3D投影壁画 


拱形的建筑具有良好的开放形象。市场大厅长120米,宽70米,高40米。两个端头是透明的玻璃幕墙,顶部是绚丽多彩的绘画。

绘画由鹿特丹艺术家Arno Coenen和Iris Roskam合作完成,用PIX的动画软件,将水果,鱼,面包,鲜花与附近的大教堂等等景色重叠起来,整个顶部艺术绘画的创作色彩丰富,内容繁多,意喻新鲜的事物从太阳上降落。


f18.jpg

这样大面积的壁画创作的实现依靠3D投影技术,是的,您看到的图像经过投影论证效果后实际制作并安装上去的,因为图像的面积很大,一台电脑无法读取,因此发到了多台电脑和投影机进行分别处理与投影。



另外在拱形的内部,也就是市场的天花和墙面上布置了2mm厚的吸音板,为市场创造了良好的声学环境。市场开放的时间是周一到周六的早九点到晚九点,周日是中午十二点到下午6点。


f19.jpg


城市转型 


Markthal在实现之前就已经是一个成功:它是一个崭新的图标,已经吸引了大量的国际媒体和参观者。位于市中心的建筑植根于该城市的历史,与中世纪晚期的“ Laurenskerk”(劳伦斯教堂)平行,并位于罗特河沿岸的前堤防所在地。19世纪末,这条河被改道而改建了一条通往马斯河南岸的火车高架桥。

在1990年代,此轨迹被重建为地下隧道,而当前的长方形广场应运而生,每周两次为露天新鲜食品市场提供空间。旧高架线两侧的1950年代建筑物突然面对着新广场,并从此被替换。


f20.jpg


促进城市经济 


Markthal意味着对周边地区的重要推动力,这对城市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Markthal拥有每日新鲜食品市场,商店和公寓,在附近创造了连贯性和联系性,将达到新的中心地位。

Markthal建成后,鹿特丹市将开始整修Binnenrotte广场,以使其在没有室外市场的日子里也更具吸引力。翻新后的户外市场将被重新配置,市场通道将无缝连接至Markthal的入口,以使公众轻松进入和退出建筑物,并在室内和室外两个市场之间建立激励机制。


f21.jpg

该建筑是鹿特丹城市结构中的一项新声明,其从重建和城市更新之日起的标志性多样性就很高,而且还有一些近年来已经实现的新建筑。通过一系列大型项目和无数自下而上的项目,这座城市雄心勃勃,希望将更多的人安置在市中心,并提高后工业鹿特丹的生活质量,这符合该城市的雄心。建筑风格的结合为Markthal的壮观设计提供了绝佳的环境。

f22.jpg


项目信息:


设计公司:MVRDV
类型:建筑
分类:住宅公寓 住宅建筑 商业建筑 市场
年份:2014年
预算:175,000,000欧元
面积:100000平方米




Besiktas鱼市场


Besiktas位于伊斯坦布尔最有名而多样化的社区,是一个处于城市更新进程中、拥有村庄氛围的被选中的区域。    



推荐指数

三角形混凝土外壳:★★★

无柱化设计:★★★★

社区历史表达:★★★★★


Besiktas鱼市场位于一块三角场地内。这个区域非常有代表性,许多当地人和游客每天都来这里买鱼。而旧的鱼市场建筑形体糟糕,需要被取代。



f23.jpg

设计方案主要保持了周围标志性的存在,同时重新安排了它的欢迎人的感觉,GAD设计了三角形的混凝土盒子来遮蔽整个场地,并在街道那一层开了大开口。

f24.jpg

f25.jpg

混凝土盒子提供了无柱室内空间,优化了项目的需求,新的设计注入了当代而务实的元素,同时又表达了鱼市场的历史。

f26.jpg

f27.jpg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Besiktas鱼市改造
建筑师:GAD建筑事务所项目
地点:土耳其,伊斯坦布尔,Besiktas
建筑面积:320㎡
项目时间:2013年
摄影:GAD事务所




巴黎新圣殿市场


历史悠久的巴黎圣殿市场上出售着丝绸产品、地毯、家用面料类以及时尚饰品等琳琅满目的商品。还有一些作家来此为他们小说寻找创作灵感,比如著名的Eugène Sue和Paul Féval。



经过Milou工作室设计与领导重建后,这栋栋源自19世纪末的巨大钢铁构架传统建筑,终于在2014年的春天再次开放。这栋透明建筑也当之无愧的成了巴黎马莱街区重要纪念碑,以及法国的重要遗产。




推荐指数



Le Carreau玻璃大厅:★★★

发展的三段历史:★★★★

古典主义与当代元素混合:★★★★★



f28.jpg

圣殿市场新外观

这个令人赞叹的建筑物靠近杜伯高等艺术学校 desAppliqués,历史悠久的圣殿广场是由在工人阶级中享有盛誉的Jean-Charles Alphand负责规划设计。


圣殿市场历史沿袭 

1904年,巴黎博览会在此举行,为此建筑赢得了很好的名誉,并被誉为“物美价廉的购物天堂”。从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有上百家的商家在此开业。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市场老化,业务量减少,圣殿市场所在地被确定拆迁为停车场。最终,当地约5000人集体请愿,圣殿市场才躲过拆迁厄运。

1982年,圣殿市场还存于法国现存的历史遗迹名单。5年后巴黎广场(市场)和Baltard建筑被拆迁。以上被毁的建筑,同样也是大的传统钢铁建筑,让后人为此很惋惜。因此也让人更加注重去保护圣殿广场。在2001年,决定重建圣殿广场,并且呼吁当地人民参与其中。由他们自己投票决定此地方未来的特性,包括房子文化和运动设施。

在2007年,最终决定采用 Milou建筑工作室的设计师Jean François的设计,在2008开始重建和改建圣殿广场。直到发现古代骑士的圈地,开始探索古代遗物。一年的挖掘工作后,2010年继续重建,由项目工程师Thomas Rouyrre负责。


f29.jpg


修复和适应性的重用法 


Milou建筑工作室将圣殿市场中不同的阶段因素综合,对每栋建筑进行富有创意的干涉,并分层体现在现有的结构上。

建筑师的工作方法反映出他们严谨的作风;某种形式的古典主义与当代元素并列混合,充满和谐感,同时倍具个性。


f30.jpg

遵循着这一风格,用最微妙的复原技术保留原始体系结构,并让其永葆魅力。但是,对传统的尊重并没有阻碍优化这栋建筑的设计,建筑师为建筑赋予高度的功能性与当代多用途的基础设施,能够在多个领域满足当地社区和主要城市功能,无论是体育、 文化,还是时尚等方面。


与项目的职权范围和法国建筑设计师 (国家遗产建筑师)des bâtiments de 的建议一起,Milou建筑 工作室提出了一些创新方案,如向下扩展6米,添加两个新地下室。这个变更改善了空间的性能,体育设施被放入地下室,建筑的文化空间更加丰富。

上下空间呼应对称,流线清晰。交通空间串联起各个不同的功能空间。交通空间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多方面的用途性和几乎无限的可能性;并能支持将来的扩充建设。


f31.jpg


精致的外观及其透明度 

设计在建筑外观上将视觉冲击最小化,以吸引人们注意其金属构造,并利用了最大限度的自然光线。这两个元素和谐相处,建筑的金属构造拱在公共空间中,并且支撑住 Le Carreau,拥抱天空。它的材料和颜色搭配也在寻求人与建筑、周边城市和天空的联系:基底的钢筋和新木制品、 现有钢结构上的绿灰色油漆、 屋顶结构的锌以及内部的橡木与钢。


f32.jpg

Le Carreau玻璃大厅的修复是设计的重点,使得该项目能吸引人们注意到这种在巴黎仅存几处的美丽建筑传统。Milou建筑工作室试图通过强调Le Carreau结构的细化来理想化这个大厅,使其尽可能透明,以这种方式揭示其金属上层建筑中转瞬即逝的,那诗一般的形式。要实现这一目标,Milou建筑工作室替换了以前用玻璃、 钢铁和木材封闭建筑的砌体墙,在保持原始构造的形状的同时,创造视觉的通透性,揭示了壮观的室内空间。


通透的墙面让路人能欣赏馆内的活动。新的钢支柱为墙面的加固并使得原有外墙不需要加厚。通过保留其单薄而又精致的特点,让墙面变得更加透明,室内更明亮和优雅。


f33.jpg


内部设计 


这个项目保留了Carreau的中殿,使它能够作为两个邻近大厅的活动中心。这种设计还使圣殿的整个地面空间都向各种活动开放,就如所需的那般,没有任何内部障碍。根据大厅的用途,中央大厅也能独自屹立,与其他两个大厅脱离,用于一些活动如时装秀,美容院或大型展览。


f34.jpg

f35.jpg

f36.jpg


 低层接待大厅 

高天花板让人印象深刻,同时该空间保留了诸历史要素,并体现出该建筑发展的三段历史。


f37.jpg

f38.jpg


木材在设计中的使用


建筑的玻璃外墙在阳光下时而为浅色,时而为金色,橡树在整个Le Carreau的内部装修中都有使用。这是由 Milou建筑工作室根据上市监管当局的建议采取的选择。这也符合工作室的愿望,采用温暖的项目与其他材料打造出镶板, ‘软化’ 空间,突出上部结构的精致优雅。


f40.jpg

f41.jpg

项目信息:


设计公司:Studio Milou
位置:法国,巴黎
类型:建筑
分类:商业建筑 市场
建筑面积:9045.20平方米
正式营业:2014年4月


国内农贸市场优秀案例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有着10万亿规模的生鲜市场,传统菜市场仍然在日常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城市更新的发展,国内农贸市场更新改造也逐渐受到重视,除了提供商品,市场的社交性也不可忽视,促进居民互动,展现城市文化风貌也是重要功能。

胜利市场临时安置点
河南省濮阳市胜利路原市场进行改造,人们生活饮食则离不开农贸市场,快速建造一个满足老百姓生活需要的临时市场替代原有市场,则成为重中之重。胜利市场临时安置点则做到了通过低成本而获得相对大空间,还可拆除异地建设,杆件是标准件可以回收再用。


推荐指数



伞柱照明:★★★

封闭店铺与开放货架:★★★★

模块化建造部件:★★★★★



原胜利市场位于城市发展最早的区域之一,历经了好几十年,满足当时人们基本生活需要的老市场现在慢慢成为脏、乱、差和交通拥堵的境况,城市更新也迫切需要对市场所在的老旧片区进行改造。



f42.jpg

临时市场,甲方的诉求:建造足够快速,造价尽量低廉。作为设计师,则希望兼顾建造的可持续性,临时使用期满,依然可以进行功能的转换和再回收利用。



一种低造价、快速的、空间满足多重使用的建造状态在设计推导中被叠加考量,“方形”平面场地也是前置条件之一。充分工业化、超级标准套件的蔬菜大棚方式第一时间被纳入实施优选方案。它的建造部件是模块化、轻量化、装配性的,可快速建造,通过低成本而获得相对大空间,还可拆除异地建设,杆件是标准件可以回收再用。


f43.jpg


从无序空间到场所秩序 
 
标准的工业大棚空间,是均质而无序的。常规菜市场的问题就是辨识混乱,如何通过必要的增建,在无序的空间里营造出秩序,方便贩卖管理和市民采购,是设计的第二个议题。增建添加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尊重和利用现有结构和构造杆件的模数、新增建造是非标准构件(再用性弱)必须低造价。

f44.jpg

f45.jpg

有三部分必须增加的建造:封闭式店铺和开放式货架、入口雨棚。

f46.jpg

结构柱伞架



封闭式店铺结构 



封闭式店铺选择三面围合环外墙设置,减少了一个墙面的封闭,结合外立面主结构杆件的构造模数,每个铺房为4米*4米的开间和进深,封闭店铺售卖的多是干货、熟食、香料等相对大规模的店,一店一名,铺门采用的是卷帘门,卷帘门的上檐口有突出卷轴,通过角钢和木板格栅进行遮蔽防护,并贯通各店做统一高度尺寸的标识招牌。


f47.jpg


开放式货架 



开放式货架不同于封闭店铺一人一铺,人均规模小,开放式货架单元延米为2米,一人可占2个摊位左右,无论从视觉高度和长度上,都不可能就着货架做标示,结合大厅空间的结构柱,设置了伞状的倒置正四面锥体钢木架,既可安装市场不同分类的标牌,同时可方便安装灯具照明。
f48.jpg
入口雨棚的增建,基于纵向模块和横向窗扇玻璃的间隔,也采用了相对最稳固又省料的四面锥结构方式。
f49.jpg
增加建造选取低价而易得的材料:普通木材、轻型钢材、水泥板、成品角钢、阳光板,这些材料既方便安装,也利于建造。通过主动的材料控制,将具有自然感、暖色的木材设置于底部的开放货架、中部的封闭店铺檐口、上部的结构柱伞架,梳理了空间、归纳和强化了辨识,营造出场所的秩序。

涟漪菜市场

金方菜市场位于云南省安宁谨防街道甸,是游客体验金方的首个目的地。市场作为功能核心向外发散,周边的小伞摊位则以点状自然散落于周边,外围菜地空间不仅提供了蔬菜水果的供应与实地展示,同时与景观小路配合整体大地景观规划。



推荐指数


自然景观:★★★

户外伞状市场:★★★★

向外发散的空间布局:★★★★★


f50.jpg

f51.jpg

f52.jpg


 向外发散的空间布局 


“涟漪市场”以中央的圆形水池作为源点向外发散的空间布局不仅有效的起到了汇聚人心的作用,也成功的点补了金方当地缺乏公共空间的需求。市场内不仅功能分区明确,还根据不同功能开放不同入口空间。
f53.jpg
f54.jpg

 市场开放的发展模式 

以中央水池为源点将形成一个开放而自由的公共空间布局,并非建立一个封闭的市场隔绝室内外空间企图对抗自然环境,而是真正建立一个开放的发展模式与自然相融相生。

f55.jpg


生鲜剧场

政府划出了2500平方米左右的地,为湖北十堰市竹溪县龙坝镇兴建菜市场,在提供居民优质购物环境的同时,也承办一年一度的年货节等活动。


推荐指数

采光井屋顶:★★★

空间构造:★★★★

社交节庆场所:★★★★★


龙坝,这个下辖19个行政村的小镇少一个像样的菜市场,柴米油盐散落在镇上唯一的主干道两侧,家畜活禽常常被当街屠宰,血溅满地。为此府划出了一小块菜地兴建一座2500平方米左右的菜市场它不仅是一个服务于镇子的日常性菜场,也是一个辐射全县的节庆性场所,在方便舒适的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昭示性。


场地情况复杂 


场地情况复杂而有趣:环境闭塞、北高南低、边界参差。东南面的两排民宅互不相让,把场地围得水泄不通;西北面一条水渠蜿蜒而过,留下一个曲折的用地轮廓。对此,我们采取了由内向外的设计方法,从场地中心开始布置平面,再逐步向外推敲功能,慢慢渗入到周围不规则的边边角角中去。

f56.jpg

f57.jpg


标准售卖单元构成建筑主体 


首先排列出的是25个标准售卖单元的阵列,它们占据场地中央以建立秩序,再将外围的单元改为朝内的门面,完成空间的闭合,界定出建筑基本的边界。最后,利用其它的辅助功能来和复杂的周遭环境做“推手”:在主入口处用矮墙围合出前广场,柔和的填充民宅间的缝隙;垃圾站与厕所置于远离居住区的北面,顺应水渠蜿蜒的方向探出建筑主体。

f58.jpg

f59.jpg

此外,场地原有的高差被直接保持下来,整个菜场基座呈1:60的坡度,在减少土方量的同时,也方便将来运营中的清洗工作。

f60.jpg

f61.jpg


市场空间 


通过大屋面与中性的支撑构件形成一个匀质空间或一统空间(Universal Space),这是市场类建筑所普遍采用的空间原型,它与内部所发生的事件脱钩,从而获得使用上的弹性。而本方案试图让市场空间与买卖行为发生一一对应的强烈联系,让空间、行为、结构、光线等元素在设计上形成合力,以产生更加强烈与戏剧化的表达。

f62.jpg


卖方空间 


对应买与卖的行为,两种不同的空间被塑造与并置:卖方空间净空较高,柱网在此起到空间限定的作用,它与四个方向的摊位围合出一个正方形售卖区,配合顶部洒下的天光,形成戏剧舞台般的展示效果;


 买方空间 

买方空间环绕在周围,净高降至3.5米,转变为一个较为亲人的尺度。而从外部观看,它呈现为大屋面上伸出的14个小灯塔,在民宅的包围下交相辉映。

f63.jpg

农贸市场主要由钢结构搭建。在梁柱的交接上:采用双夹C型钢梁从两侧分别铆接在钢柱上,且主梁与次梁在高度上错开。这样的连接方式不仅方便施工,更使得各构件保持独立完整,结构逻辑清晰易读。


最初的设想是在梁下增加金属网吊顶,使钢结构若隐若现,希望在抽象空间与建构表达之间谋取一定的平衡,但最终由于造价的限制而取消。

f64.jpg

为了保证柱子100mm的纤细柱径,结构师定下了柱距4500mm,悬挑3000mm以内的底线,在这一框架下,我们不断调试平面,以求让工整的柱网与不规则的建筑轮廓,以及曲线的隔墙和谐共存。


蒙西菜场

上海的菜场要有上海的“腔调”,蒙自西路这条幽静的马路,呈现着上海的一份宁静与韵味。漫布法国梧桐的街道,两边Artdeco的别墅群落,XX里,XX弄的海派名称,以及那些经历了风雨的竹篱笆围挡,交织成了最地道的老上海风情。


推荐指数

无障碍通道:★★★

老上海“腔调”:★★★★

野竹篱休憩空间:★★★★★

f65.jpg


提升邻里气质 

菜场的本质是以商业出售为目的的营业场所,因为对上海“人情味”的留恋,蒙西菜场走向的是“精致的烟火气”而非普通的商超。


本次蒙西菜场的更新之路,设计师希望是在“紧张及有限”的预算前提下通过对蒙西菜场为核心改造对象,而将整体的街道,社区邻里的气质有一个提升。因此,在尊重原有建筑红线的基础上,将菜场外立面作为重点的改造载体。

f66.jpg

f67.jpg


 波浪曲线边界 

市民的公共空间,并不仅仅以“商业坪效”为出发点,而是在平衡商业的同时,为附近的居民提供一个“宜业宜居的乐园”。而蒙西菜场沿街的外立面,是一个很好的与过往市民发生关系的场所。蒙西菜场自身的地缘条件也较为特殊,外立面近50m长,由台阶拾级而上进入菜场内部。


设计师利用这一特殊构造将原本“一”字状的栏杆,变化成波浪曲线——“凹凸凹凸”,来模糊菜场立面与街道之间的边界。而波浪线中的每一条内凹空间,都成为了这条人行道上为市民准备的休息站。

f68.jpg

在模糊这条边界的设计时,设计师花了大量的时间,观察原菜场周边的使用人群的习惯。发现几乎每天中午都会有大爷坐在市场人行道两边下棋,当人行道上没有更多的空间的时候,大爷们就会群聚在马路上两侧、围观、下棋。

f69.jpg


野竹篱休憩空间 


因此,野竹篱曲线的凹凸所形成的一个个小空间,为市民,或在这里有使用习惯的一群人,就是大爷们所设立准备的。而相对应地,凸起的空间,则是菜场沿街的商家店铺给到菜场客人的小憩之地。

f70.jpg



选材的设计意义与建造性 

野竹篱——这个特别的材质,成为了本次改造蒙西菜场的主材料,主要从从建造性及其设计意义两方面做了考量。

在设计意义方面蒙西菜场延续了“永年”的“城市乡野”的旋律,从而更进一步地将“老上海”的法式浪漫,淋漓尽致地通过“野竹篱”表达出来。野竹篱本身材质的自然肌理,又为“城市乡野”这一大主题提供了视觉逻辑,在设计意义上,两者是互为印证的关系。

f71.jpg

f72.jpg

而在建造性上,野竹篱存在于上海滩数十年,成为了“海派”的文化符号,多被文人墨客用于别墅围挡,经久耐用,特别是经过防腐防霉处理蒸煮加工,室外使用寿命一般在5年以上。

f74.jpg

同时,这次试验的野竹篱的编织纹路以及固定方式,与普通的竖向铺法不同,在产生整体曲面的同时,又产生60度角的视觉交错细部,每根竹节的顿点被自然放大

产生了奇妙的视觉感受与建造逻辑。在室内的竹篱笆招牌,延续了永年的轻盈的钢丝节点,实现了从内至外的叙事延续。

f75.jpg

f76.jpg

f77.jpg

f79.jpg



部分资料来源:网络



21f56e5be8a3418785df7342e665c4df
  • 微信订阅号

  • 微信服务号

  • 微信视频号